曾經,在尖沙咀廣東道排隊的國內同胞,是為了買名牌包包,但自2015年開始,這種排隊的情況竟然出現在某些保險公司。他們可以為了做買保險的驗證等上幾個小時,有些保險公司的電梯口也被逼爆。究竟是什麼吸引力令一眾國內同胞對香港保險產生興趣?相對國內的保險,香港的保險又存在什麼優勢呢?
(圖:Pexels)
為什麼內地朋友要到香港買保險?我們先來看看一些真實的數據:2010年內地訪客到香港投保的保費總額僅44億港元,但2014年新保單保費高達244億元港元,按年增長21%,2015年預計全年將超過300億港元,5年期間這一數字激增近6倍 (保險業聯會數據)。內地朋友到香港買保險,離不開幾個重要因素:香港保險產品的結構、嚴入寬出的理賠準則,保障的範圍等等。
首先,香港的保險可選美元貨幣,但國內的保險是以人民幣結算的,這麼一來,香港的保險除了讓客戶有保障,也能享受美元升值帶來的風險分散。在保障地區方面,香港的保險多數可保全球,但國內的保險只能夠保障中國境內,那就是說萬一日後移民,或者出外旅遊,香港的保險才能提供真正的保障。在保單條款上,香港的條款簡單易懂,以重疾保險為例,在保單過了等候期之後,只要符合重疾的定義,以及提供醫生報告和病理報告,便能理賠。但從不少國內朋友口中得知,當他們在國內理賠時,容易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理賠不了。買保險就是為了買一個保障,所以只有能賠償的保險才有用﹗
在保費方面,香港保險同等的保額相對國內的保險保費為低,針對分紅保單,香港保險的實現率較高。這麼一來,保費低,回報高,誰都懂得去選擇。雖然如此,在香港買保險也如同隔山買牛,加上兩地文化差異,國內朋友對保單的文字的理解,可能會產生誤解,所以好好地和保險從業員溝通是必須的。有些國內朋友因不知道和誰買保險導致未有行動,但香港的保險從業員都是受保監局監管的,而保單也受香港法律保障,所以理應值得信賴。但樹大有枯枝,也不排除有行業的害群之馬,加上買了保單最重要的是售後服務,所以如找不到對的人買,也寧願不要來買。
(圖:Pexels)
然而,經历了2019年的社會運動,以及2020年以來的疫情,國內朋友來香港買保險的數字累算跌幅高達90%以上。沒有了國內客戶的支持,保險業宣告進入寒冬。雖然香港的保險較國內保險出色,但因為兩地法制差異,交保費和理賠難免遇到阻滯,所以能到香港買保險的朋友都是具前瞻性的一群。
買保險就是為了分散風險,不論在國內買或者香港買,反正買就對了。在買之前,作各方面的比較,是對自己負責任的表現,所以國內朋友來香港買保險不一定在跟風,而是找到了自己心有所屬的產品而已﹗
更多文章…
此文章由原作者及love3things撰寫/編輯。如欲刊登於其他網站或刊物 (轉發社交平台除外),請電郵至love3things@yahoo.com與我們聯絡。如有發現侵犯版權,原作者及love3things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