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兒理財法則

老一輩最傳統的理財方式並不是存錢到銀行賺取利息或者買股票基金增值,而是養兒防老。老一輩相信只要有下一代,便可以為自己擔幡買水,病了有人照顧,老了有人供養。雖然父母對子女的愛應該是無私的,但他們對子女的期望也十分符合理財的法則。

養兒理財

(圖:Pexels)

養兒理財法則和普通的理財法則一樣,都是先投資,後回報。情理上,我們難以接受養兒也是理財的方法之一,但事實上,這種做法真的存在。你試想想,當父母催婚的時候,他們都說些什麼?最常聽到的話應該是:你再不結婚,老了怎麼辦,老了誰來照顧你?可想而之,他們認為結婚就是為了生孩子,而生孩子就是為了養老,所以養兒理財的動機是成立的。養一個孩子,就算不能富養,也得為他們供書教學,有能力的父母會給他們置業,沒有能力的父母,好歹也要給他們提供基本的生活所需吧?而孩子對父母的回報除了是心靈上的陪伴,就是為他們安排老了的生活,當中也包括就醫及身後事,這樣的循環也符合理財的步驟。

 

然而,養兒理財不一定是正回報,也有不少虧損的例子。因為人類的感情永遠不是科學,輸入並不等於輸出,而子女長大後不一定有供養父母的心意和能力。如果父母生育是為了讓自己老有所依,對孩子來說似乎自己的出生只為了報答這種恩情,壓力甚大。父母不一定是稱職的父母,子女也不一定是孝義的子女,道德和情感上的東西本來就是沒有必然性。期望太高,失望往往更高。如果父母只為了養老才生孩子,在這年代大可不必這樣做,因為一份養老保險可以滿足他們的期望。

養兒理財

(圖:Pixabay)

養老保險也是先投入,後回報。但和養兒理財最不同的地方是,供款年期可以自由選擇,而且只要存放的時間夠長,回報肯定是正數,差別在於有多少倍回報而已。它不用打理,更不用花氣力去討好與經營,你不必擔心它是否孝順,養老時你想提款的時候也非常容易。如果一對夫婦沒有把自己的財產傳承給下一代的想法,也沒有因為愛孩子而生育的心,只是單純地想有人為自己養老的話,那麼養老保險比養兒理財更適合他們。如今時代變了,社會經濟模式也在改變,養兒理財的做法不合時宜,也很自私,所以可以靠自己養老的話,買保險就夠了,不必勞役孩子。

 

時至今天,老一輩仍然為了養老的問題在催婚,但也有不少朋友在默默地透過時間值來累積養老金。我們都希望老了可以富裕地生活,但風險是需要分散的,如果把這種願望賭在孩子身上,未來只會一敗塗地,也苦了孩子。曾經聽過這樣的話:孩子大了便有自己的生活,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這句話說得真對,因為只有我們才應該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更多文章…

 

此文章由原作者及love3things撰寫/編輯。如欲刊登於其他網站或刊物 (轉發社交平台除外),請電郵至love3things@yahoo.com與我們聯絡。如有發現侵犯版權,原作者及love3things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