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筷文化

使用公筷不但是個人習慣,還是為了防止疾病傳播的方法之一。然而,不是每個人都喜歡使用公筷,也不是每個群體都有使用公筷的概念。那麼同桌吃飯,真的有使用公筷的必要嗎?

公筷文化

(圖:Pixabay)

公筷文化似乎不適用於老一輩。眾所周知,中國人喜愛宴會,同桌吃飯更是喜歡熱熱鬧鬧,不拘小節,為別人夾菜更是禮儀好客之舉,所以他們沒有使用公筷的文化。不過,對於喜歡使用公筷的人來說,同桌進食便顯得十分為難。於他們來說,使用公筷除了是因為個人習慣和健康考慮以外,也是避免大家間接接吻的最佳方法。試想想,大家的筷子在食物中來回穿梭,食物滿是大家的涶沫,多麼可怕。有些朋友會以自己很健康,不使用公筷也沒有問題為由,拒絕用公筷,但他們不明白,喜歡用公筷的人,某程度上是不能接受如此這般的間接接吻。所以,有的人進食得較少,可能是因為他們很嫌棄沒有公筷的進餐方式。

 

同桌吃飯是否需要使用公筷,這個問題取決於大家的共識和進餐的地方。一些高級的餐館,總是擺放著兩雙筷子,其中一雙當然是公筷了。既然餐廳都為大家準備好公筷,豈有不用之理?再者,有些餸菜例如薯蓉,使用公筷不是更好嗎?不過,是否應該使用公筷,也很視乎共同進餐的人的飲食習慣。如果大家都互不嫌棄,豪氣干雲的話,過分執著於使用公筷的人便顯得格格不入。相反,如果大家都很斯文,鍾愛衛生餐,你不使用公筷便會變得丟臉。所以,進餐的人決定了公筷的使用。

公筷文化

(圖:Pixabay)

然而,使用公筷無關富貴和身份貴賤,更多的是個人習慣。我們一起進餐時可以不使用公筷,但我們不能不懂得公筷禮儀。在某些情況下,我們最好使用公筷。例如,在疫症橫行的時候,使用公筷可以減低大家的風險。與客戶或者陌生人進餐時,使用公筷可以讓大家處於安全的距離。吃火鍋時也應該使用公筷,因為生和熟的食物需要分開處理,而且吃火鍋時間長,使用公筷更為衞生。為別人夾菜時,如果可以使用公筷,對方會更加樂意接受你的好意。父母也應該把公筷文化教給孩子,因為這也是成長不能不學懂的禮儀。

 

公筷的使用並沒有拉遠大家的距離,反能讓大家吃得更加安心。所以,如果情況許可,進餐時使用公筷也是好的。每個人的生活習慣都不一樣,求同存異可以讓大家相處得更加愉快﹗

 

更多文章…

 

此文章由原作者及love3things撰寫/編輯。如欲刊登於其他網站或刊物 (轉發社交平台除外),請電郵至love3things@yahoo.com與我們聯絡。如有發現侵犯版權,原作者及love3things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