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錯誤的發問方式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離不開溝通,溝通亦離不開發問。發問看似簡單,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掌握發問的技巧,致使對方能夠順利給予答案。錯誤的發問方式會影響答案,這樣的錯誤你又中了幾個?

錯誤的發問方式

(圖:Pexels)

預先假設了答案

有的人看似發問,但其實心中早已假設了問題的答案,他的發問是建立在答案錯誤的基礎上,所以正確的答案他永遠也得不到。舉個例子,大明想買一個模型,他問朋友這間模型店在大大商場的哪一層。朋友永遠給不了他答案,因為模型店基本不在大大商場內。大明的問題其實很容易解決,他可以分為兩條問題來發問:首先,大大商場內有某某模型店嗎?如朋友答有,他可再發問是在哪一層。如朋友答沒有,他可問:某某模型店在哪個地方。由此可見,除非你真的很肯定你預設的答案是對的,否則發問時不可以用預設的答案來讓別人回答。

 

以結果來問過程

以結果來問過程多數出現在對話中,或者發圖來問答案。例如:大明問小強,為什麼今天告士打道大塞車。小強回答說:因為該段路發生交通意外了。這樣的對答很合理,而出現問題的往往在用圖來發問的情況。例如:大明用ipad在操作一個學習系統,到最後的板面出現了問題,未能成功通過驗證。於是大明把未能成通通過驗證的頁面發給小強,問他為什麼未能通過。這是一個以結果來問過程典型的錯誤示範,而最錯誤的地方就是發問欠缺邏輯性。圖片顯示的是結果,也就說明了步驟出錯導致未能通過。所以大明把結果發出來當成問題去問別人,別人又怎能夠告知是因為什麼原因所致?正確的做法應該把操作過程的每一個步驟清晰地截圖給對方,讓別人根據輸入和輸出整理原因。

 

問非所指

問非所指的發問方式可能是因為發問方太懶,又或者想一句話便知道所有答案所致。大明問小強,你知道今天的學校系統是出現了什麼問題嗎?這種發問方式讓人不能夠完全掌握大明發問的意圖。首先,大明是否不能登入系統才問這個問題?其次,學生們如何能夠掌握系統發生哪種問題的資訊?所以, 小強只能夠回答自己能否順利登入學校系統而已,至於為什麼不能夠登入,當中發生了什麼問題,他肯定一無所知。這樣的發問方式,回答一方只能回答局部的答案,發問者選擇發問的對象錯了,他在發問的時候必須先想清楚自己是否問對了人。

錯誤的發問方式

(圖:Pexels)

發問就是為了得到答案,但發問絕對是一門技巧。發問的方式和發問的對象就是能否得到答案的關鍵所在。發問顯示出一個人的邏輯性、思維,以及水平。雖然發問者想得到答案,但粗拙的發問方式可能讓人煩擾。當別人都不想回答問題時,可能就是因為你的發問方式出現了嚴重問題。所以,改善發問方式是有必要性的,這也是人際關係的必修課。

 

更多文章…

 

此文章由原作者及love3things撰寫/編輯。如欲刊登於其他網站或刊物 (轉發社交平台除外),請電郵至love3things@yahoo.com與我們聯絡。如有發現侵犯版權,原作者及love3things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